二维码  |   加入我们  |   联系我们
资讯平台
您的位置:主页 > 资讯平台

2012年平均每个机场亏损2000万元 难阻机场建设潮

时间:2013-05-23作者:Admin

近年来,我国各地机场建设热情空前高涨,同时,全国高达七成的机场尚未走出亏损泥潭。专家指出,机场建设应因地制宜、合理规划,不能盲目超前,打造“面子工程”。机场应改善经营、降低成本,通过经营的持续改善来提高盈利水平。

  七成亏损难阻机场建设潮

  “十二五”期间,我国将新修建机场56座,迁建机场16座,改(扩)建机场91座。各地兴建机场的同时,亏损似乎也将随之而来。2012年,我国境内民用航空(颁证)机场共有183个,其中134个机场共亏损约29亿元,平均每个机场亏损约2000万元;2011年全国135个亏损机场共计亏损20亿元。

  在大、中型机场占据明显市场优势的情况下,新建机场能否在民航业的客、货运市场中夺取一席之地,前景难料。民航总局公布的2012年民航机场业务量排序显示,计入统计的186个机场(未停航)中,年旅客吞吐量低于10万人次的有40个,低于100万人次的有123个。与之相比,大中型机场虽然数量少,但优势明显。

  客运方面,2012年我国年旅客吞吐量在1000万人次以上的机场有21个,完成旅客吞吐量占全部机场旅客吞吐量的74.0%,其中仅北、上、广三个城市的机场就占到全部机场旅客吞吐量的30.7%;货运方面,我国年货邮吞吐量在10000吨以上的机场有49个,完成货邮吞吐量占全部机场货邮吞吐量的98.5%,其中仅北、上、广三大城市的机场占全部机场货邮吞吐量的53.5%。

  机场盈亏账应理性看待

  专家认为,我国机场出现大面积亏损,是诸多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。

  中国民航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李晓津认为,我国亏损的机场绝大多数都是中小机场——机场规模经济显著,运输规模越大,平均成本就越低,盈利能力也就越强。我国现存大量年旅客吞吐量在100万人次甚至10万人次以下的机场,其营收很难覆盖各项成本。中国民航大学机场规划研究所所长王志强认为,与国外机场建设主要依靠财政资金以及公共债券支持不同,我国新建机场大量使用银行贷款,机场建成后还本付息压力很大。

  尽管各地机场普遍出现亏损,但对亏损要以更理性的眼光来看。资料显示,江苏淮安自2010年建成机场通航以来,吸引了850多家台资企业落户,成为全国第四大台资聚集区,2012年实际到账的招商引资额已突破20亿美元。淮安机场每年亏损1000万元,但带动的财政收入超过50亿元。

  中国民航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彭语冰教授认为,机场是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,不能以自身的盈亏断定其合理性。全国所有机场一年的亏损不到30亿元,这些钱只能修几十公里高速公路,却带动了数以万亿元计的经济增长。除此之外,机场的社会效益非常显著。当初玉树建机场,业内也有争议,但玉树地震一发生,机场的作用马上就显示了出来,这种社会效益是多少钱也换不来的。

  机场建设应因地制宜

  中国民航局机场工程基地综合交通研究所所长欧阳杰认为,尽管近年来我国机场建设步伐较快,但机场总量仍然不足。我国每万平方公里仅有0.19个机场,远低于美国、日本和欧盟,甚至低于印度和巴西。

  李晓津认为,在我国东部地区大规模修建高铁的背景下,高铁沿线中短途航线的竞争力大大减弱。在东南沿海机场本来就已经很密集、高铁又经过的地区,再大规模建设机场并不合适。

  王志强认为,“修建3公里高速公路的钱就能建立一个简易机场”,在新疆、青海等地广人稀的省份,修建机场的成本远远低于修建公路的成本。未来机场的建设更应向航空条件较差的中西部省份倾斜。

  中央财经大学民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永壮认为,许多地方建设机场有“抢先心理”。一个地区建了机场,附近再想建,国家就不批了,无论有没有需求,先建再说。许多地方政府把机场当做“面子工程”,机场建得很超前。

  李艳华指出,尽管机场面临全行业的盈利难题,但通过改善经营,降低成本,也能增强自身的“造血能力”。例如将飞行区管理与航站楼经营分离,广泛开展特许经营,将支撑运营的消防、气象、医疗救援的社会化,达到节约资金的目的。

 

来自:中国建筑新闻网